本文长度约 5000 字,我们建议您的阅读时间为 10 分钟。
2020 年 12 月 12 日和 13 日,由对话德国协会 (DiaglogDE e.V.) 主办斯图加特学联协办的 2020 对话德国年会暨全德华人精英交流会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线上年会共吸引来自德国、中国、奥地利等国家超过 1000 人次的读者报名参与。共计 18 位来自相应行业的的重量级嘉宾们分别参与了四场主题分论坛:
科技互联之拥抱数字,
汽车制造之工匠精神,
科研教育之定义未来,
职业生涯之职场转型。
论坛上,嘉宾们一方面通过主题演讲与观众们一起深挖行业痛点、展望行业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圆桌论坛环节与主持人、现场观众对话,解答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世界各地的与会者们也积极通过会议提问平台、在线问答、微信讨论群等方式参与到了年会各大分论坛的讨论。最终,每场分论坛都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有机会了解本次年会的内容,我们选取了年会分论坛“科研教育之定义未来”的部分精华与您分享。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场云端对话的精彩瞬间。
也欢迎点击阅读其他年会分论坛的精华总结:
编辑:王漪潇 陈婧 楼君 易伯森 谢宇恒
审校:陈婧 万雨可 陈立 杨诗雨 刘旭辉
音频:张潇
图片:杨诗雨 易伯森
排版:程雪 陈立
总编:俞逸霖
留德华人中,有不少在德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学者,也不乏在求学不同阶段的学生以及在不同行业工作但对科研充满向往的职场人,他们希望在面对个人未来选择时聆听前辈的故事与建议,也希望跳出个人视角展望科研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此,我们特别邀请到五位重量级嘉宾参与对话德国 2020 年会“科研教育之定义未来”分论坛,他们分别是: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工业自动化系丁永健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德工程学院院长冯晓教授,德国哥廷根大学计算机系傅晓明教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地图学孟立秋教授,和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科学系张建伟教授。
本场论坛由对话德国协会理事杨诗雨女士主持。
科研教育之定义未来论坛嘉宾
冯晓教授: 心存高远,积跬成行
冯晓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来德读博的经历,回顾了他坚持做好当下,坚定信念继续学术道路的求学科研之路,也讲述了他抓住机会回国投身高校事业的发展经历。
冯教授坦言这其中有过迷惘和失落,但如今回头看觉得最重要的是踏实做好每件事,顺势做好每个选择,尊重并为自己的决定努力,这样自然能寻到机会和实现目标。
张建伟教授: 智能时代的大学科研、教学和育人
张建伟教授的团队充分重视科研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如,在 2020 年初全球疫情爆发时,他们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在抗击疫情上,学习推理疫情的个体模型,进而实现在测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先检测感染可能性高的个体的目标。
对人工智能时代可能出现的大量工作被取代的情况,张教授也从科研、求知、育人等方面做了探讨。面对这样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培养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能力成为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张建伟教授及团队也定义并快速推进人类和机器人的跨模态学习,积极推进交叉学科的研究,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提供重要的先行模型和算法的支撑。
圆桌讨论围绕“个人发展未来选择”与“科研教育行业未来趋势”两大观众最关心的话题展开。在“个人发展”板块,嘉宾们从“30 岁的迷茫”聊起,用他们来时的路解答了观众们有关“留德 vs. 回国”、“学术界 vs. 工业界”、“博士‘后’的学术道路”以及“是否读博”等话题的疑问;在第二板块中,嘉宾们也跳出个人视角,展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围绕“‘精英’教育”、“科研产业化”、“跨学科研究”、“智能化”等教育、科研行业的热门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圆桌论坛在对“基础教育”这一与未来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话题的探讨中画上圆满句号。
#关键词
30 岁的迷茫
孟立秋教授:我在 30 岁时并没明确方向,直到进入博士后阶段拿到瑞典大学的终身教职,需要独立开创一个学科时,才明确自己想要的发展道路。也正是这样的“天赐良机”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人在逐渐“站起来”的过程中势必要经历几次“雷劈”才能换来质变。
#关键词
留德 vs. 回国
傅晓明教授:我是在博士之后选择来到了德国,因为深受哥廷根这个城市浓浓的学术氛围的吸引,出于对它的热爱,我决定扎根于此。我靠着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人脉,顺利进入计算机界的主流核心会议并拿到德国大学的终身教授席位,也奠定了在这个领域的学术地位。
我想给有心留德发展学术生涯的年轻学者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建议: 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学校申请教授职位,收获越多 offer 越有希望在德国拿到终身教授的位置。
#关键词
学术界 vs. 工业界
丁永健教授:我曾在博士毕业后去了工业界工作,原因之一是德国大学传统习惯上主张做工科的教授应有在工业界打磨三到五年的经历。
另一原因是我在大学期间就曾参与企业项目,想要进一步了解项目成果在工业界的应用情况。后来我又从工业界回到高校,原因之一是在高校能很好地实现专业和管理的结合,而如果是在工业界做管理,就很难兼顾专业。
张建伟教授:实际上,这两个选择可以进行很好的融合。现在无论在德国还是在中国,一个普遍的趋势都是鼓励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因此年轻人若有机会留在相对开放自由的高校,就有机会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也可以通过多种模式与工业界合作,实现技术落地。
#关键词
博士“后”的学术道路
孟立秋教授:全球每年大概会有 50 多万博士毕业生,没有明确职业方向下大部分会选择读博士后。在英联邦体制下博士学位拥有者中平均 0.45% 可获得教授职位,3.5% 可获得永久研究职位,53% 会到工业界。有说法说博士后是科研的地下经济,是产出科研成果的主要生产力之一,但博士后本身没有正规身份,因此急需提高其可见度,让其得到政策保护。
德国高校虽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吸收了一定的博士后,但步伐还是不够大。如果不能形成更大的改革潮流,将造成博士后流失,非常可惜。
巴伐利亚州政府今年 10 月发布高校创新法,政府继续大规模投资高等教育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退出对大学的监管,允许高校自愿选择成为完全自主管理的纯粹公司,全面接管大学的基础建设和运营,自主征收学费,鼓励教授脱产创业,为员工提供多渠道晋升机会等。可持续发展,多样化和国际化将贯穿大学的使命,但毫无关于争世界一流的说法。
#关键词
是否读博
冯晓教授:念不念博士应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估计,如果有能力,就应该做这个事,不要让自己后悔。
张建伟教授:读博是获得自己独立探索机会的绝佳时机,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由别人来告知做什么。当然,这其中也有类似自由度太大、面对课题无从下手等不少挑战,这时候就要通过多跟教授沟通讨论以实现独立科研能力的升级。
丁永健教授:德国培养博士的系统主张自己在该领域有创新有突破,对人思维的成长多有裨益。除此之外,其他包括英语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等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提高。
傅晓明教授:在德国读博跟其他国家不同,更像是工作,在读博中可以成为自己感兴趣的事的主人。读博期间需完全独立安排自己的事,还需带硕士本科生论文、给学生上课等,在能力培养上要学习如何做到跟德国人一样自律,管理好自己。
孟立秋教授:找好方向,找好导师是关键。在技能上要培养独立思考和执行的能力,know how,know why,明确认识自己是谁。另外培养自己如何跟人打交道非常重要——人脉关系,共生不了可以放生。
#关键词
“精英”教育
孟立秋教授:我反对精英教育,我们应该提倡教育公平。德国的教育跟人文结合得很好,具有可持续性的教育需要有系统性,需要全盘思考。
冯晓教授:德国提倡公平教育,而国内提倡的双一流大学体制的建立需投入大量资金,虽略有成效但效率还是偏低。
丁永健教授:教育普及是方向,按兴趣培养才有持久性。社会需要精英,但所谓的精英是不是真的体现精英价值值得探讨,比如,数学竞赛获奖者之后其实并不一定会真的从事数学研究。
#关键词
科研产业化
张建伟教授:德国的工业在全世界领先跟德国的教育科研体系和其提倡的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政策密不可分。
首先,德国既重视基础创造也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二,德国教授的一大特色就是既有企业实战经验又有一定的学术高度。另外,德国高校不会过分强调对教授的 KPI 的要求,而是提供一个基于信任的相对自由的平台,让教授做重要的和真正有用的研究,使得教授们致力于持续的创新中。
相较之下,国内在大力发展科研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过度用机械的数字指标的管理方式来评估管理教授的现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科研和产业化两张皮的结果。在这一点上德国的一些体制和最优实践还是值得中国借鉴的。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傅晓明教授:在拿到终身教授席位前不要轻易跨学科,另外,最好能找到同学科的同路人愿意跟你一起合作。从导师的角度,在带跨学科研究的博士生时需给予其足够的支持。分享一点我和其他学科的教授交流时的心得: 通过自身学科对其他学科研究上的一些瓶颈提供支持使其有所突破是件很有满足感的事。
孟立秋教授:科研首先要对自身学科有认同感,但也不能固守在自己行业里。跨学科也有跨度大小之分,泛工程结合是小跨学科,跟理科的结合就会跨度大些,而跟文科的结合就会有很高难度。很多跨学科的好想法现阶段可能会被锁在抽屉里,这并不表示想法不好,而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关键词
智能化
张建伟教授:数字化和网络化之后是智能化,中国在消费互联网及其基于大数据的应用技术上有优势,但在智能化软件的共享和开源方面,欧美则更早一步。当然基于数据隐私保护严格的原因,德国在涉及个人数据层面的应用推进还部分慢于中国。
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新工科人才的培养中所需的技能:未来,基于记忆和标准内推的技能不再成为核心,而发现问题以及创新思维的外推的技能则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终生学习能力(life-long learning)、基于项目实践的能力 (project-based learning) 等将成为未来学习的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傅晓明教授:我因曾多地工作,孩子有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上学的经历,我认为西方基础教育不讲究 KPI,而是充分发挥小孩的天性,让其在宽容的氛围下成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张建伟教授:人的智能是多样性的。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造成过分注重应试教育,客观上就形成忽视其他智能的培养。德国的基础教育虽多是散养,但并不是完全浪费时间,而是让孩子们在兴趣驱动下,自我开发各方面的智能。
丁永健教授:过分强调精英会付出很大代价,尤其对天赋不高的孩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民幸福。
孟立秋教授:国内从中小学开始就强调竞争很让人痛心,我虽然很理解许多父母被焦虑牵引,害怕孩子错过最佳的受教育时期。但事实是中国父母恰恰在担心错过的同时正在错过。
竞争是用自己之强算计他人之弱,以快打慢,是暂时的手段,以便获得成长的机会。
成长才是我们的人生目标,是用他人的各种强项修补自己的软肋,不求速成求扎实,以慢打快。
冯晓教授:功利性的教育会变成追求盈利的行为,这样的教育是低效率的,急需改变。然而,改变教育的观念与体制并非凭一己之力可以做到,我也在此呼吁大家一起努力。
科研教育之定义未来论坛嘉宾与主持人云合影
结束语
以上是科研教育之定义未来的精彩内容,下一期我们将继续与您分享职业生涯之职场转型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2020 年即将落下帷幕,在过去的一年里面,云端上的对话德国陪伴你我走过了这不寻常的一年。在此,我们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心想事成。愿每一个职场人都能拿到心仪的 offer,愿每一个求学者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愿在新的一年里对话德国能够继续陪伴大家,经历职场上、校园里的酸甜苦辣。
对话德国,对话未来的你;对话德国,在新的一年里等你!
对话德国 2020 年会策划团队云合影
人力资源战略合作伙伴
才维欧洲 Chiway Europe 是一家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致力于为中德客户们提供专业的中高端管理及技术人才猎头服务,行业主要覆盖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金融,化工等领域。才维欧洲团队由资深的招聘顾问组成,这些顾问都拥有双重文化(德国和中国)背景,并对跨文化企业有着充分的理解,从而精准地为客户需求推荐高端人才。才维欧洲培训中心,还为在德国的中资企业提供人才管理及市场开拓相关的咨询课程。
赞助合作伙伴特别鸣谢
金城,江苏省科技民营企业,1992 年创办于中国泰州,经过 28 年的发展,公司主要提供国内外机床设备贸易、工程机械制造、电动涡旋压缩机制造、智能交通监测装备、创业平台、融资租赁等服务。如果您有合作意向,欢迎通过此邮箱进行联系:info@dialogde.cn
活动协办方
活动主办方
往期精彩文章
第1期 | 资深研发专家谈研发管理、工业 4.0 与人才培养 - 访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张式程博士
第2期 | 中德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 访德国博世部门总监杜飞先生
第4期 | 保持好奇,敢于挑战 - 访采埃孚中国电驱动事业部总监朱朝宏博士
第6期 | 回国创业,我从未后悔 - 访北汽新能源总工胡伟博士
第9期 | 戴姆勒工作 32 年的德国人事高管谈中德管理文化差异
第16期 | 在德国学习和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 访博世高级经理廖翀先生
第19期 | 终身教授到国际顶尖大学副校长 - 华裔女性演绎的“另类”人生
第24期 | 谈谈世界上最好的汽车 - 访奔驰“S 级之父” Dr. Storp
第26期 | 从德企女掌门到跨国巨头独立董事 - 访采埃孚集团独立董事徐维东
第31期 | 高效夹具 – 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 - 对话金属加工技术专家袁华博士
第33期 | 如何在德国创立一家科技公司 - 对话 ACunity 创始人洪臣
第34期 | 谈德国华人的职场发展 - 访德国大陆集团华人高管张宏博士
第36期 | 律政佳人 | 她在德国做世界顶尖律所总监 - 访马倩博士
第38期 | 大数据时代的德国互联网 - 访欧洲科学院院士傅晓明教授
第43期 | 应运而生 - 谈谈我的创业故事 | 访知迪汽车总经理周强先生
第44期 | SAP 资深商业咨询师是怎样炼成的- 访李烨博士
第45期 | “洪门旧事”与德国华人职场发展 | 访赢创工业集团高级副总裁洪中博士
第48期 | 寻找华人千里马的德国伯乐 | 访德国猎头公司创始人 Tobias Busch 博士(上)
第50期 | 拥抱生活,引领变革,与德国 “百年老店”共突破 | 访博世中国人力资源执行副总裁李晓虹女士
第52期 | 探寻德语奥妙30年的汉莎航空并购总监 | 访李常胜先生
第55期 | 一个 80 后德国创客对创业的观察和思考 | 访人工智能公司 i2x 掌门人 Michael Brehm
第57期 | MBA 教育:德国院长说,我们不一样!| 访欧洲管理技术学院院长 Jörg Rocholl 教授
与德国对话,分享中德精英的行业见解与人生经验。旨在促进中德深度合作,并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共同成长。这里有行业专家、企业高管、高校教授、创业领袖。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砥砺前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对话德国
欢迎您到我们网站与微博获取更多信息
www.dialogde.cn
微博:对话德国
知乎:对话德国
欢迎大家对公众号提出建议,如果有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欢迎回复公众号,我们将逐步在前方的采访中寻找答案。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