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
对话德国2018年会视频精彩剪辑
本文长度约 6312 字,我们建议您阅读 15 分钟。
在第一期精彩回顾中,我们重温了六位重磅嘉宾——张式程博士、傅晓明教授、马倩博士、袁华博士、张晖先生、孟立秋教授的精彩演讲。
对话德国2018年会精彩回顾 (一) | 上半场嘉宾演讲精华
演讲过后,紧接着就是高潮迭起的上半场圆桌论坛。现场观众的精彩发问,嘉宾们的激烈讨论,主持人的妙语连珠都使得现场笑声、掌声不断。
一起来感受这场思维的碰撞吧!
本期关键词:职场与学术;规划;变化;归国“留德华”
文章:姜姗 刘旭辉
编辑:陈雨欣
视频:张潇
摄影:王文鑫 姜凌峰
设备:陈立 周俊
圆桌论坛
上
座无虚席的年会现场(摄影:王文鑫)
主持人
刘旭辉
接着孟教授的演讲主题“职场发展可以规划吗”,我想请教其他几位嘉宾,您们认为职场发展可以规划吗?为什么?
哥廷根大学
欧洲科学院院士
傅晓明 教授
我认为这是理论和实践的区别。我来德国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会做教授(全场笑)。所以不一定要有太长远的规划,只要可以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事情,为社会做贡献就可以了(全场笑,掌声)。
高伟绅律师事务所
德国中国业务部负责人
马倩 博士
是的,我觉得其实大家可能都觉得我们在重复对方的观点,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大家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我觉得确实,首先要确定自己喜欢做的是什么,什么是你的兴趣所在。就像我刚才所说到的,如果你今天上班的时候就在想,“我今天怎么又来了”,那么这绝对不是你今后在几十年职业生涯中要投入的地方。
因此你先要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就像刚才有位老师说到,我们大多数都是第一代移民,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很多方面是有先天不足的,这个时候需要本着一个想法,“走”,看看能够走多远,算多远。
这算作规划吗?看怎么去定义了,这就是所说的实践问题了。
德国中欧工业技术咨询公司
首席咨询顾问
袁华 博士
刚才我也提到过,这和你的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是有关系的。比方说像我们那个年代,你根本不可能去规划,但是现在的条件下,我认为是可以规划的。但是这个规划能不能实现则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赞同的是“动态规划”。
蔚来汽车
德国总经理
张晖 先生
我最想送给大家的是,“享受你人生当中的惊喜与体验”。
全德华人
机电工程学会主席
张式程 博士
最后一个发言,不是太容易(全场笑)。
我觉得有一句话说的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我自己有个切身的体会,你自己的兴趣非常重要,(要知道)你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如果你想要做出一点东西来,无论是研究还是工作,尤其对于科研工作者或工程师而言,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尤为重要。
我自己在工作中,其实并不需要深入研究刚才演讲中提到的“断裂”相关的问题,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兴趣(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所以对这一点有切身的体会。
对于我们现在广大的年轻人,你们选择的机会很多,像刚才提到我们这样的第一代移民,我们那个年代并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面临选择,你们要明白你们对什么确实感兴趣。我认为这是(做事情的)前提条件,比如如果你读过科技史,会读到有位教授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探讨爱因斯坦如何发现广义相对论方程,结果表明他完全是出自个人兴趣才得出这个重要的科学发现。谢谢大家。
主持人
刘旭辉
在这里我听到一个关键词,也是德国人经常说的,Bauchgefühl(直觉)。有时候你自己在做选择的时候,还是需要听从自己的内心究竟是怎么说的,无论是规划还是不规划,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目前现场已经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我们的团队也在紧张地统计并挑选优先级最高的问题。今天没能问到的问题我们也会做记录,争取在今后的访谈过程中提出以飨读者。圆桌环节最后我们也会预留三个现场问答的机会。
现在是从这一百多个问题中甄选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提给孟教授的:用不规划去规划,是道家之道,中国古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
慕尼黑工业大学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孟立秋 教授
是的。不过这个道理也有它的反道理——“人算不如天算”。
刚才实际上袁老师说动态规划,我对这一点比较认可,不管是规划还是不规划,实际上我们的内心还是有一个方向的。
我们人之所以贴在地球上就是因为有地心引力,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所以我们做事其实也有种冥冥当中的方向感在指引我们。
但是我并不赞成一定要坚持勇往直前,有时候,回头路也是一条路,就是大不了从头再来,重新开始,只不过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两跤,尽可能长记性,有了错误也不要紧。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非常有成就的人,他们为什么赢,我们可以另外讨论什么叫“赢”,他们主要是“赢”在转折点上。转折点上你要重新去决策,这个决策甚至有可能是错的,但是“错”没有关系,关键是你怎么对待这个错误的决策和正确的决策。
耐心回答的孟教授(摄影:王文鑫)
主持人
刘旭辉
谢谢孟老师。其实如何看清一个决策是否正确也并非易事。这也是我们的下一个问题,是提给傅老师的:要做好选择首先要做好判断,现在有很多炙手可热的趋势。如何看待热门方向的一拥而上,以及如何能拨云见日,在大趋势里培养自己的独特性与专注力?
哥廷根大学
欧洲科学院院士
傅晓明 教授
几乎在任何时段都有最热的、吹捧最高、投资力度最大的方向和题目,我个人觉得,做科研的话,如果关键词已经变得太热的时候,你想做深远一点的东西,就不要选择趟这个浑水。
当一个行业有90%的人都在做,这时候再趟进去,就捡不到什么好东西了。而如果一个行业只有10%的人在做,那么你可以不断地去尝试,如果你能在它进入50%之前占领有利地形,那么你就很可能在这个领域里占有非常领先的地位。
主持人
刘旭辉
确实如此,谢谢傅老师。说到大热话题,张晖先生所在的电动车行业无疑是其中之一,在座的很多朋友对这个行业都虎视眈眈,或者已经深陷其中。下一个问题给张晖先生:以蔚来汽车为例的中国企业最看重“留德华”研发人员的哪些能力或特长?
蔚来汽车
德国总经理
张晖 先生
从蔚来汽车的角度讲,我们是一个初创企业,我们特别看重的是你有没有做好冒险的心理准备。
我们没有像博世、奔驰、Festo 这样的企业拥有的固定的现金流,但我们能够提供的是一个机会,一个平台。
我个人的职场经验也是如此,我也是从传统行业里跳过来的。所以我最看重的是你是不是做好了冒险的准备。
第二,诚然,你的专业技能是无需多说(很重要的)。
第三,中国有句古话叫“男怕入错行”。我们现在是最热的,也坚信新能源会在今后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里让你做到退休的。
主持人
刘旭辉
如果是在国内做新能源,我估计退休之后还可以继续做一段时间。这里有一个相对“尖锐”的问题,提给张式程博士:为什么“海归”的领军人才在国内汽车企业基本“全军覆没”?请您分析一下或者撇清一下事实是否如此。
全德华人
机电工程学会主席
张式程 博士
这个问题的确很尖锐(全场笑)。
“全军覆没”,要看是如何定义的,何来“覆没”。以赵福全、许敏为代表的这些“大海归”,原来在吉利等企业任要职,目前均在大学入职做教授。我觉得这跟孟教授提到的规划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企业里的确是很辛苦的,尤其是中国的企业,一无所有。而在德国有一个好处,有一套完整的正向开发体系,在国内对海归领军人才最大的挑战是要“无中生有”,要研发一项技术需要一切从零开始做起。
协会推荐过两位回国的人才。其中一位受聘于国内的某大主机厂,主管电动汽车开发,除了机械部分以外均是他的职责范围所在,比如三电、供应商谈判等等,这种情况是他在德国所没有经历过的。
所谓“覆灭”,我个人认为并非(因为)他们个人能力,抑或国内在政策上对海归有重大变化或歧视。这些人与我年纪相仿,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比如赵福全教授经常说,我需要总结一下我之前的职业生涯都做过什么样的事情,任职教授之后,有了时间,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技术积累和社会经验总结下来。这也是一种回馈社会的方式。
中国自主品牌企业的起步的确来之不易,在企业第一线,海归们已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现在他们退居二线,总结经验,演讲分享,我觉得不是“覆没”了,而是“再生”了(全场笑,掌声)。
蔚来汽车
德国总经理
张晖 先生
我刚才一直都在强调,要热情地拥抱变化,这是最重要的。
动态规划也好,静态规划也罢,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你如何拥抱变化。正如张会长之前提到的例子,这都是在拥抱自己想要的变化。
所以我个人认为,并不存在海归“全军覆没”的问题。像孟教授说的何为“输赢”,何谓“成功”,是他当了副总经理、副总裁就算“赢”呢,还是他现在作为大学教授就不好?
我想要分享的是,embrace the changes(拥抱变化),这也许就是核心的 key word(关键词),其它的都在其次。
博世集团
全球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
Rosa Lee 女士
我要为黄玮先生鼓掌,这个尖锐的问题是他提出的(全场笑,掌声)。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
(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黄玮 先生
我这个问题呢,实际上与下半场我演讲的题目相关。
现在我们海归,一方面从人、水平、知识、教育上来讲,都符合现在对人才的定义,为社会所需。而实际上这些人才回到中国之后,为什么说“领军人才全军覆没”?
举个例子,我这三十年也看到很多朋友回国后曾经在高位上奋斗过,如今处于“领军”位置上的朋友,基本已经没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海归里面,有美国的海归,也有德国的海归,有“留美华”和“留德华”之分。“留美华”在国内的生存能力比“留德华”还要好,而“留德华”的处境相比之下更不尽如人意,这又意味着什么?
如张晖先生所言,拥抱变化,拥抱挑战,在国内的环境下,适应环境是需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不是要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被德国人“洗脑”了?(全场笑,掌声)
在国内,是不是以我们“留德华”认为的自身优势,就可以存活得下来的。德国的橡树籽在中国是不是可以开花结果,中国的竹子在德国是不是可以活得下来,值得深思。
提出“尖锐问题”的嘉宾 黄玮先生(摄影:王文鑫)
慕尼黑工业大学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孟立秋 教授
“抢答”一个,和大家分享一个信息。接刚才黄玮先生所言,我们是不是被德国人“洗脑”了。
其实德国也在不断进行反思。可能大家知道,德国有个工程师行业协会,与大学开展了一个项目,针对工程师应该具备的一些技能进行了重新定义。以前德国的 Diplom Ingenieur (硕士工程师)学位对工程师的技术技能要求特别高,比较忽略了其它方面的技能。而现在德国工程师技能要求里一共包含四个方面,并且写入 Master of Science(理学硕士)技能的资格条件。
第一,当然要求专业技能,即 Fachkenntnisse。第二是方法论,Methodische Kenntnisse。因为专业是纵向的,而方法论是横贯的。而如今又加了两条,一条叫社会技能,就是社交关系处理;最后一条则是自我认知。
以前对后两条的认识尤为不足,而今补充了进去。诚然,这后两条的加入并不能冲淡专业技能的训练,所以期待德国的工程师训练也会更上一层楼。
高伟绅律师事务所
德国中国业务部负责人
马倩 博士
黄总这一席话引起了很多共鸣。中国有句老话,叫“以不变应万变“,而德国人也有这样一句话。
我的律所目前在很多方面进行改革,对已然在所里二三十年的老员工来说是很大的变动,大家都觉察到,现在情况似乎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位同事讲,“我现在要做很多事情,以便于现在的这个情况(较之前而言)不变”。这个道理和我们说的也是一样。我们自己需要改变,使形势本身呈稳定状态。
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细细思量,有些东西我们似乎没有学透。我们刚来德国学习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德国人说话很直接,有个说法是“法语是说给情人听的,德语是说给敌人听的”,德语给人的感觉是很直接、很硬,后来我发现并不是这样。
德国人说话非常 diplomatic(有谋略,老练),并不直接,有的时候我在想,他不能好好说么,不能直接说么,而他并不会的。越往上到一定层次的德国人,说话越讲究技术性。这跟我们说的中庸,不直接说话是一样的。
所以我个人的感受就是中国文化跟德国文化在很多层面上是十分相似的。而且二者的根基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我们的说法不太一样。我觉得从这个角度上讲,其实不存在水土不服之说,而是说我们需要真正去理解领会德国的文化,又不忘记自己的文化。这样的文化,其实就在我们内心之中。谢谢。
德国中欧工业技术咨询公司
首席咨询顾问
袁华 博士
我补充两个具体的例子。
刚才孟教授讲的四条,说的非常好,几乎把所有的问题都概括进去了。我接触过很多回国的人,每年我也会出差回国几次,和他们交往聊天,有两点发现很重要。
一是回国之后,人事关系是否能处理得好很关键,一旦处理不当,就会觉得束手束脚,根本无法开展工作,也算是水土不服的问题了。因为在德国并不需要那么顾及人事关系对工作的影响。
第二是接收单位对你的期望值过高。我们在德国的汽车行业,观察所谓的行业巨头就可以发现,他们强大不是因为一个人强大,而是因为团队力量强大。而我们中国的企业往往指望,挖你一个人去,就期待达到与德国企业一样的效果,这并不现实。
所以我认为国内的用人单位期望值过高也是一个问题。这是我想说的两个具体的原因。谢谢。
蔚来汽车
德国总经理
张晖 先生
最后承接袁博士的话,鼓励大家一下。
刚才的这个问题,事实上是个伪命题。“领军人物全军覆没”,因为(外界的)期待与你提供的东西并不符合。但我仍然想鼓励大家,大家都很优秀,刚才孟教授也提到了,其实这是做人的一些基本原则,把它做好了(就可以)。
国内有个特点是需要“短平快”,花两三百万雇了一位总工,就需要尽快出产品,一年出不了就会有不良后果。这就是期待太高,不符合现实的体现。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还是那句话,要享受生活当中的惊喜,同时要拥抱生活当中的变化。有了这两个原则,无论遇到所谓的“全军覆没”也好,在他人眼里“非成功人士”也好,都不是很重要。
主持人
刘旭辉
谢谢大家这么精彩的讨论,也谢谢黄总提的这个“尖锐”的好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回到学术,给傅老师:在学术界,德国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和我们值得德国人学习的方面有哪些?请您简单总结几点,谢谢。
哥廷根大学
欧洲科学院院士
傅晓明 教授
我觉得孟老师更有发言权(全场笑)。
我觉得德国人有一点值得钦佩的就是扎进一个题目中可以不太关注是不是要在顶尖杂志上发表论著,而是专注于如何把这个题目做透、做细。而中国人看全局多一些,德国人则注重短期内的东西钻得很深。所以比如在IT领域,德国人的反应慢一些,在国际舞台上落后一些。
所以应该说是各有千秋,这是我的个人观察。当然在其它很多行业,德国在学术界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主持人、现场观众
主持人:我们很喜欢这样的问题。“对话德国”,并不意味着让中国学习德国或者反之,而是注重双方的深入交流、相互理解。如此,在中德合作的大趋势下,“加深理解”,对于双方的合作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对话德国的初衷之一。
现场观众: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来自卢森堡,对电动汽车行业非常感兴趣,这个问题提给张式程博士和张晖先生:在德国乃至欧洲,在电动汽车行业或者学界,有相关的专业协会或组织吗?
全德华人
机电工程学会主席
张式程 博士
这个问题容易回答,我们就是(全场笑)。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是德国的平台,在德国工作的华人,做得好的并不是很多,分布又很分散,目前协会有五六百人,以在德国工作的华人为主,是很好的一个资源,具体我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介绍了。
给你的回答就是,你找的组织有,联络方式你刚才也看到了。(全场笑)
蔚来汽车
德国总经理
张晖 先生
这个问题张会长比我更有发言权。从商务或者企业管理角度可以有如下推荐:我们中资在德国的汽车圈,通过德国中国商会成立了“汽车专业委员会”,以管理与技术为目标。这个组织你可以通过你的公司申请,我们还不招收个人会员。
另外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科技处组织了中资在德国的创新联盟,涵盖了不仅仅是汽车的很多行业,在使馆的网站上可以得到详细的内容。这两个信息我推荐给你。
现场观众
我的问题给孟立秋教授。刚才张晖先生提到要拥抱变化,但从人性或者历史来看,有的东西是不变的。我想请问,在人生中遇到的变化,自是有好有坏,用什么样的办法或者您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如何区分变化,什么样的变化应该拥抱与接受,什么样的情况不变比较妥当?
慕尼黑工业大学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孟立秋 教授
这也是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我争取简短回答。
是的,这个选择非常之难,所以面对很多变化的时候首先要自问,而不要(着急)看东南西北在什么方向就立刻朝一个方向走。变化太多的时候,就越要静下来,每天争取找到二十分钟时间沉思,理清头绪,再来辨别方向。
如果你实在太忙,那你(更)需要花六十分钟的时间去沉思。这是一个我自己的体会。谢谢。
现场嘉宾
创业如何融资,尤其在天使投资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高伟绅律师事务所
德国中国业务部负责人
马倩 博士
关于天使投资或风险投资,从法律的角度给你一点点建议,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初创企业,一个主要的想法是要有一定的资金,大形势下国内的资金如果觉得很难拿出来,那资金的稀缺性决定你需要仔细考虑资金的有效利用,一分钱是不是只值一分钱,这里涉及的架构是一个复杂的法律与税务的问题。
我建议你在早期阶段就考虑这些问题,因为很多事情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说,在商业化运营中一旦行为发生了,义务就产生了,会产生相应的法律与税务的意义。而已经发生的过程不可能重复,所以在此之前需要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以便于你知道在什么样的架构情况下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使你的资金利用更有效率。谢谢。
马倩博士回答现场观众的提问(摄影:王文鑫)
主持人
刘旭辉
谢谢大家精彩的问题和嘉宾们更加精彩的解答,也很高兴第一次能和大家在线下一起“对话德国”。
由于时间关系,精彩的圆桌论坛不得不告一段落。其实一段对话的结束,也是大家茶歇时另一段对话的开始。但我们先不要引爆这一段对话,十五分钟茶歇后回来,继续我们的下半场!
未完待续
年会筹备组成员(顺序不分先后):王来 杨诗雨 姜伟 俞逸霖 张鹏 万雨可 杨媛 邓乐 张潇 张震 周俊 李寒梅 孔繁捷 卢静 姜姗 姜凌峰 王文鑫 王充 陈立 张芃芃 俞天晟 张元子 刘旭辉
本文视频、图片、文字均已经过各位嘉宾审阅并同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主办方
对话德国团队
协办方
1
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
2
斯图加特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
媒体合作伙伴
1
德国开元网暨人民日报海外网德国频道
2
欧洲时报
3
WEGZUDE留德圈
赞助商特别鸣谢
1
CRB Antriebstechnik GmbH
2
浙江清华华长三角研究院
3
ZD Automotive GmbH
4
Sino German Hi Tech Park
5
RULE Elektrotechnik GmbH
6
匿名赞助商
再次衷心感谢各赞助单位与个人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对话德国,精彩继续。下一期对话德国将与大家分享年会下半场五位嘉宾的精彩演讲,主题为“创业与机遇”。敬请期待!
对话德国 以访谈的形式分享中德精英们的行业见解和人生经验。这里有行业资深专家、企业高管、高校教授。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砥砺前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
欢迎您到我们 网站与微博 获取更多信息
www.dialogde.cn
微博:对话德国
知乎:对话德国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