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德国2018年会精彩回顾 (一) | 上半场嘉宾演讲精华

对话德国2018年会视频精彩剪辑

本文长度约 10078 字,我们建议您阅读 30 分钟


十一位重磅嘉宾,200多名来自全德各地的“留德华”参与,整整六个小时的嘉宾演讲和圆桌论坛,结束时会场依然座无虚席,晚餐交流直到半夜12点最后一批朋友们才不舍地离开,如此高质量、高能量的线下活动,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对话德国的魅力。


接下来,我们将分四期与你共同回顾这场名副其实的德国华人精英交流盛宴。


第一期,我们与大家分享年会上半场六位嘉宾的演讲精华——张式程博士、傅晓明教授、马倩博士、袁华博士、张晖先生、孟立秋教授。


本期关键词:职场与学术;电动车


文章:杨媛 李珊 邓乐 刘旭辉

编辑:陈雨欣

视频:张潇

摄影:王文鑫 姜凌峰

设备:陈立 周俊




全德华人

机电工程学会

主席

张式程 博士

演讲主题:如何成为国内企业需要的研发领军人才?

张式程博士现任德国戴姆勒集团研发中心高级研发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化工作,是汽车制造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同时兼任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 (CGME) 主席、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主席 张式程博士


张博士作为对话德国首位访谈嘉宾,也是此次年会第一位与来自四面八方的200多位留德华人分享经验的嘉宾,张博士的演讲主要围绕“如何成为国内企业需要的研发领军人才”展开,他所带领的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曾多次协助国内企业在德国举办人才招聘活动,同时学会的专家们也经常回国参与行业交流,对于国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研发领军人才,张博士无疑具有绝对的发言权。


首先,张博士简单叙述了何所谓领军人才,也可以理解为领跑人才。他提到,领军人才需要有能力带领团队、甚至引领企业或行业,是一位“领跑者”而不是“跟跑者”。而作为领跑者,辨别方向的能力非常关键。同时,领军人才需要具备出色的判断能力,他做出的决策对企业的发展影响重大。


如何提高判断能力?张博士总结为三个关键点——科学基础、技术见识及经验积累


首先,作为领军人物,基础科学理论要掌握扎实,这样看问题的深度会不一样,容易触类旁通并解决问题。科学解释了世界的很多规律,违背规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决实际问题时人们常说“差一点儿也不行”,就是没有抓住规律,其实还是理论基础问题。


张博士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个人经历。1997年张博士发表了一篇关于焊点应力集中问题的论文,解决了英国、日本、美国以及德国数位专家长达20年没有解决的一个科研问题,最终确定了焊点尺寸、板厚和载荷之间的关系,破解了点焊结构一个国际性难题。张博士回忆道,公司在80、90年代非常重视基础研究,自己很幸运进入公司得以从基础研究开始,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深感后来许多项目工作及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得益于这个基础。


张博士建议年轻一代尤其是博士生们有机会多参加国际会议,多与水平更高的专业人士交流,与资深人士交流不但能够获得专业上的启发,也能打破神秘感,增强自信。同时,他建议大家多读经典论文或专著,夯实科学基础,为将来成为领军人才做好铺垫。


其次,技术见识也是领军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大家可以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会议交流、出差等机会开拓自己的技术眼界,而不是把眼光局限在自己狭窄的专业领域。广泛的技术见识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有能力在技术领域做出正确的判断,辨别技术的可行性或可靠性,不容易被“忽悠”。


第三方面则是个人经验与他人经验的合理整合。个人经验刻骨铭心,而参考他人的经验也很重要。但如何能够鉴别他人经验的可行性,则需要以前面提到的科学基础和技术见识作为基础。


想要成为国内企业的研发领军人才,就需要了解国内行业的发展动向。接下来张博士简单介绍了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即所谓的“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在2018年的世界《财富》五百强中,有六家中国车企上榜,而位列第一位的上汽集团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属于世界车企里的“第一梯队”,可见中国车企已经具备相当不俗的实力。

《新时代下中国汽车人才国际化发展研究》,刘义,2018.11


同时,很多中国车企都在海外设立了研发中心,在海外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张博士也借用了一份世界100强企业与中国100强企业的海外营收、海外资产及海外员工占比的对比数据,说明了一个企业的海外业务及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国际化方面国内企业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因此,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至关重要,而在这一方面,留德华人是具有很大优势的,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对于优秀人才非常渴求。

《新时代下中国汽车人才国际化发展研究》,刘义,2018.11

《新时代下中国汽车人才国际化发展研究》,刘义,2018.11


最后,张博士表示,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在国内拥有很好的资源和平台,比如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学会是发起单位之一,与国内汽车行业建立了深入广泛的联系。


张博士还在演讲最后抛出了橄榄枝,提到学会尤其希望为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希望回国发展的优秀人才提供一些作为研发领军人才的机会


哥廷根大学

欧洲科学院院士

傅晓明 教授

演讲主题:华人在德国学界、业界如何“反客为主”

傅晓明教授,1994年获东北大学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学士学位,1997年获该校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2000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博士学位,2000年底起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从事科研工作。2002年9月加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任教,2007年担任哥廷根大学终身教授,成为该校建校270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华人教授。2018年9月22日,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欧洲科学院院士 傅晓明教授


傅晓明教授在年会前一天还在摩洛哥开会,年会当天专门乘坐飞机赶到了斯图加特,给我们带来了这场关于“华人在海外如何反客为主”的经验分享,尤其对于在学术界的朋友们会有很多借鉴意义。


在简单介绍了自己在中德两国做学术的经历和研究内容之后,傅教授坦言,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事们的性格、工作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和国内非常不同。他提到自己刚来德国时一点德语也不会,也经历了一些挑战和适应过程。面对一个新的圈子要如何适应,如何在新的环境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是傅教授在德国十八年来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或许是最理想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状态,我们要把新圈子当成一个新平台,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傅教授首先建议大家要独立思考。傅教授认为,这一点我们需要向德国人学习,每位德国人都是哲学家,他们会经常同别人争辩理由,探究逻辑,思考事物的因果关系,也正因为此,德国人相对地更喜欢阅读书籍和报纸,也会比喜爱在微信和微博上阅读的中国人有更深远的视野。


在职场上,傅教授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独立思考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和人物关系,随后再进行多维度的细化,多层次的剖析。这样一来,即使问题复杂,亦可以捋清脉络,洞察关系,进而找到关键环节,有的放矢。而当再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做到不断完善,及时调整,发现并第一时间解决。


其次,要留心并抓住潜在机会。任何交流的机会、潜在的合作途径,或者一些似乎可行的事情,傅教授都建议大家勇敢尝试。


比如在2002年,傅教授来德后首次参加学术会议,在会上,是年才发表首篇文章的傅教授听到某知名教授的演讲——这位教授拥有多个院士头衔,早已功成名就,是当时欧洲网络界首屈一指的人物。而这位教授命题大胆、视野宽广,给了傅教授很大的震撼和启发。所以在会上,傅教授“厚着脸皮”提了一个公开问题,并在会后和这位教授简短交流。会后,恰逢这位教授在邮件列表中抛砖引玉,傅教授一封不经意的回信竟引起了这位教授的兴趣,主动邀请其到剑桥进行深入探讨。就这样,一个月之后,二人合著的文章发表了。


傅教授坦言,其实自己和当年这个学术会议上认识的其他科研人员也建立了联系,而自己也在2012年成为了该会议的主题演讲人。在2012年的会议上,傅教授又注意到,经过了几年的消化和发展,自己在学术上又可以同其它大学的几位同僚的工作产生新的合作空间。


所以不论是项目合作、文章合作还是大家自身工作中前后内容的贯通,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勇于同各行各业的人积极交流,在摸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另外,傅教授也勉励年轻朋友们解放思想,开阔眼界,要注重团队合作,能做到反向思考。傅教授坦言,虽然自己德语不够精通,但总是可以和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所以重要的是大家在交流合作中以合作者而不是观望者的姿态去开展工作,多说“我们”而不是“我”,勇于付出,乐于助人,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团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傅教授认为发表文章的数量固然有一定要求,但重要的不应该是数量多,而是要质量精。在科研的起步阶段,每年一篇质量高的文章就很好了,但需要踏实工作,尽可能把握交流机会。在学术会议上提问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例如,2008年傅教授在美国参与学术会议,期间碰到了一位自费到场寻找机会的本科学弟。但第一天会议后,不与任何人交流的师弟就引起了会议主席的疑惑。傅教授了解情况后找到学弟,严厉批评了其当天的表现,并要求他在接下来的两天多发问,多与人攀谈。第二天,师弟果然抖擞精神,频频发问,显然是前晚做了充足的准备。最终其表现与傅教授的推荐打动了某知名大学教授,被当场录取。


所以,傅教授建议年轻的科研人员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的交流表达能力。对于博士生,做助教就是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即便没有薪水,也可以获得很多跟学生打交道的机会,而在课堂上给大家布置作业、讲解习题或准备讨论课的过程中,自身的胆量、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把控问题的能力也将得到很好的锻炼。倘若能够拿到某个学术会议的最佳奖也是很好的,但这样的机会却可遇而不可求。如果上述这些基础的东西都能做到,得到德国大学的教职就不会显得太困难。


高伟绅律师事务所

德国中国业务部负责人

马倩 博士

演讲主题:德国职场上的自我提升

马倩博士,吉林大学法学学士,德国萨尔大学法学硕士和博士。自2003年起,任职于法兰克福多家国际律师事务所,现任高伟绅律师事务所 (Clifford Chance) 总监及德国中国业务部负责人。她为国际客户在跨境并购、房地产投资、资本市场、知识产权法、商事仲裁领域和外商在中国投资项目提供专业咨询。同时,她还兼任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和达姆施塔特应用科技大学的客座讲师。

高伟绅律师事务所 德国中国业务部负责人 马倩博士


马倩博士分享的主题是“德国职场上的自我提升”,她也结合自身体会针对职场女性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马倩博士谈到的第一个自我提升规则是“确立志向”。确定一个目标时,这个目标应该是你当时觉得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无论当时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你必须要先经历,只有经历以后,这个选择才能被证明对你来说是怎样的,这个过程很重要,结果同样也很重要。


马博士以自身的经历为例鼓励大家确定目标并坚持下去,希望大家既能有经历,也能看到结果。


其次,职场上很重要的一点是自我定位,知己也知彼。知己意味着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恰当程度的自信是很好的,例如面试中,你的心理活动、行为意识都会在言语中体现出来。就“妄自菲薄”这一点而言,没有人是从一开始就掌握了高精尖知识以及全面的工作经验的。


马博士分享了自身的经历,包括博士期间的学术研究,从03年进入律师事务所到今天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做过很多项目,经历了很多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才有了今天积累的能力和经验,并非一蹴而就。她相信每一天都不会白过,每经历一件事情都是一种财富,不要着急。


我们作为中国人,最大的优势是中文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你要清楚自己的长处,把这个发挥到极致,加上对德国文化和语言的了解就是锦上添花。


谈及职场女性的问题,马博士作为两个小孩的母亲,她认为,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这三个角色是贯穿人生本身的,有时候基于一些原因我们中间有一些角色是缺失的,或者有意识地做一些决定,但自己先要想清楚在每个人生阶段,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做决定要慎重,做了决定就不要多想。


比如在生产之后陪伴小孩的这段时间里,家庭就是最重要的,这个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不要认为这个是事业停滞不前的时期,相反你会享受这个过程。


在德国职场文化问题上,马博士提到了中德文化中“集体与个人”的区别。中国文化我们习惯用“我们”的表述方式,而德国人自我意识较强,他们的表达就是“我”,仅代表个人观点,工作中讨论问题上要注意这个思维方式和文化区别带来的影响。


在人际交往方面,德国人是相对单一的,你认识这个同事不代表你了解他的家庭成员各方面,而在中国,你刚到办公室几天,可能就要了解清楚这个基本并且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当然,建立好人际关系,这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优势。


谈到职场中的面试,马博士建议要换位思考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里。把你能收集到的信息综合评价,慎重做决定。


另外,你需要了解工作的地方能提供给你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是不是对你来说重要的,也是你最感兴趣的。例如工作是不是国际化,工作内容是不是专业且务实,是不是能接触不同的项目,这些是你应该投入时间思考的地方。


最后,马博士提到,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做事先做人”这是不变的原则。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她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向比我们强的人多学习,也帮助我们身边的人。知己知彼,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征途上都可以百战不殆。


德国中欧工业技术

咨询公司

首席咨询顾问

袁华 博士

演讲主题:谈谈我作为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专家的不同经历

袁华博士曾长期在斯图加特大学机床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98年进入德国工业界,担任德国夹具制造商雄克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2011年起袁华博士担任德国中欧工业技术咨询公司首席咨询顾问。袁华博士同时兼任同济大学客座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机械制造技术特聘专家,致力于为金属加工行业的广大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德国中欧工业技术咨询公司 首席咨询顾问 袁华博士


享受工作,奉献社会 —— 这是德国中欧工业技术咨询公司首席咨询顾问、曾长期担任夹具技术与抓取系统的全球“隐形冠军”德国雄克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的袁华博士的人生信条。袁博士将其奋斗四十余载的职业经历浓缩成精华,归纳为“服从期 - 探索期 - 明确期 - 坚定期”四个阶段,通过平易近人的生动演讲与听众们进行了分享。


袁博士青少年时期在那个十年动乱的年代经受过“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命运历练,1977年拨乱反正,恢复高考,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考入当时国家机械工业部的部属重点院校合肥工业大学,就读于机械部于1977年全新设立的机械设计专业。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袁博士在合肥工业大学顺利完成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后留校任教,并于1988年开始了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访问学者生涯。在机械系力学研究所袁博士以三个月的惊人速度完成了指导教授布置的原计划一年的课题研究任务。之后,经指导教授力学研究所所长SCHIEHLEN教授的推荐,袁博士获得斯图加特大学机床研究所全职职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并师从所长HEISEL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从“上山下乡”到离开力学所这一阶段的经历袁博士称其为“服从期”


在机床研究所,现实让袁博士做出一次选择,而这个选择影响了他一生的职业道路,也促使他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从偏理论的机械工程研究拓展到了和工程实践结合更加紧密的机械制造设备研发和机械加工工艺研究领域


在斯图加特大学机床研究所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下,袁博士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耕耘着自己的一份“责任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学术难关,获得导师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这里,袁博士同时经历了确定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探索期”和“明确期”


在机床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袁博士很快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用德国先进的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为中国机械制造业服务,提升中国企业的制造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的制造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但由于机床夹具技术十分落后,机械制造业的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袁博士凭借自己所学专长,顺利入职德国雄克公司,担任大中华区总经理,带领团队为雄克公司成功开拓中国市场,将德国最先进的机床夹具技术与理念传播到了中国,为中国企业制造能力的大幅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袁博士坚信,在遵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只要抱着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好的认真态度,就必然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随着日新月异的工程技术发展以及受单一品牌市场局限性的影响,袁博士于2011年毅然离开雄克公司,开始了专业从事工程技术咨询的新的职业征程,这是一个从“点”到“面”的跳跃,袁博士从此登上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职业舞台,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咨询服务,将更灵活、更优化的机械制造工程解决方案提供给广大客户。


从2011年至今的8年里,袁博士不仅为客户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而且还在做一件具有更重要意义的事情:就是通过专业报告和讲座在中国的金属切削加工行业介绍和推广德国的先进制造理念和高效夹具技术,培养中国急需的懂夹具技术的工艺技术人才,促进中国的广大机械加工企业有效实施技术转型升级。


袁博士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在做,成绩卓著,深受中国企业的欢迎。袁博士欣慰地告诉大家,他对自己目前从事的职业非常满意,他正处在职业历程中的“坚定期”,在工作中享受着“做自己喜欢的事,为社会做贡献”的愉悦。

袁博士坚信,在遵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只要抱着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好的认真态度,就必然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随着日新月异的工程技术发展以及受单一品牌市场局限性的影响,袁博士于2011年毅然离开雄克公司,开始了专业从事工程技术咨询的新的职业征程,这是一个从“点”到“面”的跳跃,袁博士从此登上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职业舞台,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咨询服务,将更灵活、更优化的机械制造工程解决方案提供给广大客户。


从2011年至今的8年里,袁博士不仅为客户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而且还在做一件具有更重要意义的事情:就是通过专业报告和讲座在中国的金属切削加工行业介绍和推广德国的先进制造理念和高效夹具技术,培养中国急需的懂夹具技术的工艺技术人才,促进中国的广大机械加工企业有效实施技术转型升级。


袁博士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在做,成绩卓著,深受中国企业的欢迎。袁博士欣慰地告诉大家,他对自己目前从事的职业非常满意,他正处在职业历程中的“坚定期”,在工作中享受着“做自己喜欢的事,为社会做贡献”的愉悦。


蔚来汽车

德国总经理

张晖 先生

演讲主题:做用户企业——中德电动车发展与合作

张晖先生,目前担任蔚来汽车德国总经理。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获得德国普尔兹海姆应用技术大学 MBA 学位。在加入蔚来汽车前,张晖先生作为具有二十多年国际汽车领域经验的专业职业经理人,曾在不同国家的国际化汽车公司里担任要职。他于2016年2月加入蔚来汽车,担任德国总经理,负责公司欧洲供应链。

蔚来汽车 德国总经理 张晖先生


张晖先生2000年来到德国,2007年回到中国,而2016年又因为蔚来汽车在德国和欧洲的发展来到了德国,担任一把手。但他今天与我们分享的重点不是精彩的职场发展经历,重点是汽车行业,张晖先生的演讲主题是“做用户企业——中德电动车发展与合作”。


在一番幽默的开场白之后,张晖先生与我们分享了蔚来近期的一个好消息:今年的11月25日,蔚来汽车庆祝了四周年的生日;三天以后,蔚来第10000辆车下线。作为一家正向开发、从零开始的初创企业,蔚来人心怀自豪。


接下来,张晖先生从宏观角度与我们分享了近年来中德两国在电动车领域的发展对比,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了进一步展望。


从时间上来看,德国致力于电动车领域的研究要早于中国,中国主要是在08年奥运会前后开始发力;时至2018年,两国在电动车领域的发展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望2030年,德国政府提出希望届时放弃传统燃油车的销售,而中国政府也表明,希望新能源车在国内能有超过八千万的保有量。


2016年与2017年数据对比显示,德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增长了133%,中国为230%;与此同时,两国基础设施的跟进程度也有很大差异,2018年中国已完成21万根充电桩的配套,而德国仅有12000根;并且,两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相差甚多。2017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总量为77万辆,在德国市场,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共销售五万辆左右。2014年,中德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相差不到五倍,而到了2017年,这一差距就是将近20倍。


中国政府在节能减排以及新能源发展领域也制定了技术发展战略,无论是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桩配套,还是新能源汽车占整体销售量方面都有所规定。


另一方面,政府相继出台对外资企业的开放政策。例如,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建立了独资公司,政府正式允许外资独资在华建设新能源汽车厂,并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将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到2022年政策将进一步放开。这些数字以及政策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看准行业!


汽车是全球行业,合作和发展是共通的,未来的汽车会是怎样,在此,蔚来汽车有自己的看法。


张晖先生表示,蔚来汽车的创立目标就是做用户企业,如果我们将今天定义为smart x这样一个时代,纵观历史,电话的发展经历了从固定电话、手机发展到今天人们使用的smart phone;同理,汽车的发展也从今天我们的传统燃油车,发展到了电动汽车,进而未来发展延续到蔚来要做的智能电动汽车。汽车行业正在发生深刻改变,需要改变的不仅是产品和技术,真正变革的方向是重新定义服务用户的所有过程,为用户提供超越期待的全程愉悦体验和拥有体验这将会让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拥有一辆电动汽车。

蔚来 ES8(图片来源于蔚来官网)


蔚来汽车定位高端,注重创新技术的关联度、实用性,注重用户的情感体验,也更注重车以外的其它服务。例如,对比传统车企的产业链,车厂的重点是研发和生产,当车交给客户的那一刻起,车厂与客户的沟通几乎为零。


在此,蔚来的思考截然不同,蔚来设有能源、直销中心、自发的车主俱乐部,蔚来App,NIO Life生活品牌等。目前蔚来在全国11个城市设有13家蔚来中心,为蔚来的朋友,不仅仅是车主,提供更近距离交流的一个家。


针对“里程焦虑”问题,蔚来汽车也为用户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蔚来汽车的充电服务也是通过蔚来App进行关联的。张晖先生通过视频展示了蔚来在深圳的第一处换电站,只需要3分钟的就可以换好一个540kg、70kWh的电池包。而这些技术的实现也得益于300多项由蔚来汽车自主开发的专利。

NIO Power(图片来源于蔚来官网)


最后,张晖先生结合张式程博士对于目前中国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张晖先生认为,中国电动车企业要着重发展三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而共享化则更多的是车厂以外企业需要发展的领域。他也鼓励青年一代注重积累,积蓄力量,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慕尼黑工业大学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孟立秋 教授

演讲主题:职场发展可以规划吗?

孟立秋教授,江苏常熟人。1988年取得国家公派留学生资格赴德国留学,1993年获汉诺威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94年到1998年在瑞典从事科研教学工作;1998年获皇家工学院教授资格,同年获聘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TUM) 地图学终身教授,兼任 TUM 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图学研究所所长;2007年获迈耶尔—莱布尼兹奖章;2011年获德国国家科学院颁发的专门表彰在自然科学或医学方面有重大发明创新的年轻院士的卡卢斯奖章;2011年和2013年先后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2006年至2014年期间先后担任 TUM 土木学院常务副院长和 TUM 常务副校长,负责协调交叉学科研究和国际学术合作,为跻身德国高校管理层的首位华人。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孟立秋教授


在分享的最开始,孟教授首先以通俗的方式解释了“规划”这个概念。以吃饭这件事来说,规划就是吃着碗里的同时也要看着锅里的,在碗里的饭还没吃完的时候就要考虑下一个步骤,比如最近的锅里是否还有饭,有多少人已经在我们之前开始抢锅里的饭了,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熟悉的词——居安思危。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和规划能力。中国人讲“人无百年寿,常怀千年忧”,我们歌颂蚂蚁和蜜蜂有组织的规划,嘲笑知了的“今朝有酒今朝醉”。规划使得社会得以延续。


科学发现,那些利己基因和利他基因并用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然而规划的事情并不都能落实。期望值过高时,失落感也会增强。规划过度会使我们走入死胡同,于是就有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以及出世和遁世的人生态度。孟教授认为,规划是人和自然的一种调和与相处,在今天多元化多变的时代里,规划往往跟不上变化。


回到之前的例子,如果我们要找一口锅,如今这口锅很可能是一个移动靶,我们随时要跟踪锅的走势,甚至在锅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能不能预先想到它将要出现的地方,并在它出现以后以最快的速度抢到,这中间其实有很多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也是年轻一代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孟教授将职场规划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目的驱动的规划,例如抵达一个职位,完成某项使命。此时,规划就很有必要。


一个没有超车道的等级分明的机构进行梯队建设的过程中,无形地要求每个人步步为营,做周密的职场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升职,如果某一步落空可能会导致步步落空,甚至被淘汰。有时也出现所谓“被规划”的现象,一旦成为“标杆模范”,即使自己不规划,也有人替你规划。


对于目的驱动的职场规划,忧患意识很重要,有助于个人和机构目标的实现。这种类型的规划有时也可以理解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孟教授举了“愚公移山”的例子,但她认为,愚公虽然执着却缺少今日我们需要的创新,且没有理由要求后代做同样的事情。而智叟只会进行言语批判却没有实际有效的行动。坚持是成功者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第二种刚好相反,是“完全不规划”。


有这类想法的人可能其人生目的不在于抵达,而是为了体验,因此可以随波逐流,也可以朝令夕改。他们也倾向于相信“神佑”,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上帝会保佑他们度过难关。尤其是在没有较大的经济压力,没有刚性需求的情况下,很多人可能会选择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另外,也有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和发明家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体验为他们带来了创作和创造的很多可能性。虽然他们并不富有,但幸福感很强。在他们看来,人之所以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意义和希望。


第三种是前两者的结合,既有规划,也有体验。不在乎抵达,但要尽可能接近,在接近的过程中甚至可以转向,走回头路,在多变的时代中保持灵活机动。


务实的人多数愿意选择这样一条路,摸着石头过河,近期做一些规划,远期的规划也要不断进行调整。比如当今的汽车导航软件,你走错路也会给予及时的纠正,最终还是可以抵达目的地。


当规划和体验并存的时候,我们就已假设最佳的路必定是弯路,我们不必赢在起点,但要赢在转折点上。不一味地前行,而是随时重新开始,也随时关注两旁的风景,也许这是一种更高明的坚持,但这个过程离不开判断。


不断地摸索使你能积累自己的经验,伴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相信你可以做出对你的人生最合理的规划。优秀的创业者和领导者选择规划和体验并用的居多。不少创业者在公司开始赢利的时候就不再当 CEO 了。


最后,孟教授为对话德国团队以及在场观众送上了几句赠言:对话德国团队一直在做的这件公益的事很有意义,是一个非常可爱优秀的团队;到场的各位观众今天来参加活动,说明喜欢学习,也善于学习,这种态度对将来职场的发展是很宝贵的。当我们今天能够对自身和社会多一份认识的时候,我们就具备了一种潜力——使得他人今天的苦难比昨天少一分。




未完待续


年会筹备组成员(顺序不分先后):王来 杨诗雨 姜伟 俞逸霖 张鹏 万雨可 杨媛 邓乐 张潇 张震 周俊 李寒梅 孔繁捷 卢静 姜姗 姜凌峰 王文鑫 王充 陈立 张芃芃 俞天晟 张元子 刘旭辉


本文视频、图片、文字均已经过各位嘉宾审阅并同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主办方

 对话德国团队


协办方

1

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

2

斯图加特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


媒体合作伙伴

1

德国开元网暨人民日报海外网德国频道

2

欧洲时报

3

WEGZUDE留德圈


赞助商特别鸣谢

1

CRB Antriebstechnik GmbH

2

浙江清华华长三角研究院

3

ZD Automotive GmbH

4

Sino German Hi Tech Park

5

RULE Elektrotechnik GmbH

6

匿名赞助商


再次衷心感谢各赞助单位与个人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对话德国,精彩不断。之后我们还将快马加鞭地为大家献上另外三期对话德国2018年会精彩回顾,敬请期待!





对话德国 以访谈的形式分享中德精英们的行业见解和人生经验。这里有行业资深专家、企业高管、高校教授。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砥砺前行。

长按二维码关注

对话德国

欢迎您到我们 网站与微博 获取更多信息

www.dialogde.cn

微博:对话德国

知乎:对话德国


Write a comment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