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期 | 德国华人专家张建伟教授谈人工智能与中德合作

 姜伟 俞逸霖 对话德国 2017-01-15

德国汉堡大学张建伟教授
德国汉堡大学张建伟教授

 

嘉宾简介

张建伟教授任德国汉堡大学信息科学系多模态技术研究所(TAMS)所长,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世界智能机器人顶级会议IROS2015总主席。家联合会会长,德国清华校友会会长。曾任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主席,全德中国学联主席。

 

张教授1986年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以学士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89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人工智能专业毕业,2004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系机器人专业博士毕业。机械及领导工业4.0中的感知学习和规划,多传感信息处理与融合,智能机器人技术,多模式人机交互的研究与开发。发表三百余篇论文及专着,并多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指导德国硕士工程师百余名,德国博士三十余名,洪堡学者多人。拥有四十余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方面发明专利。任数个国际重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会议的主席,多份国际专业杂志编辑,并任德国数家企业的技术顾问。

 

在张教授任职所长期间,TAMS研究所主持了多个德国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邦教研部与工业合作项目和欧盟ICT重大项目,开发出可用于工业4.0的经验学习机器人系统,自主移动操作机器人,通用装配系统,多模式人机交互平台,开放式机器人软件,认知式电子教学界面等多种技术与系统。

 

导语

前不久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World Robotics Conference 2016,WRC 2016)在北京成功举办,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热潮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张建伟教授在大会中担任了动态与前沿分论坛的主持人。

 

张教授的参会感受如何?他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行业的动态与前沿有何预见?

 

另外,他对中国政府与企业在与德国合作的过程中有怎样的建议?国内应该怎样更有效地利用德国的华人专家资源?

 

今天我们将有幸与张建伟教授近距离对话。

 

1个

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

 

 对话德国

 

张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刚刚参加了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您本次参会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建伟

今年北京第二次举办这个盛会,我从第一届开始就参与了大会的部分策划和外国专家的邀请工作。

 

今年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首先,这是一个面向全球,面向各界的综合性机器人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机器人专家,还有全球多个行业协会以及机器人协会的专家都来参会。

 

其次,各级政府都对此次大会投入了很多关注和支持。北京市和亦庄经济开发区政府,中国科协,中国电子协会,工信部,发改委和国家投资银行等都以各种形式参与了本次大会并提供了相关的支持。这也让我们感到惊讶,中国现在对机器人行业的认识,已经远远不在于在学术界,也不在工业界;各行各业都对机器人技术,包括智能技术产业,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和关注。

 

另外,公众对本届大会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关注也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会议在北京亦庄举行,有20万左右的民众利用周末来听报告,看展览,观比赛,很多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

 

 

 对话德国

 

您觉得这次会议有什么亮点?

 

 

 张建伟

我参加过过多的专业性很强的学术会议,例如,去年我在汉堡组织的世界智能机器人系统大会,它就是智能机器人行业的专业会议,主要是专业文章的发表和在相关研究方面的进展,代表了很高的学术前沿水平。

 

这次在北京的机器人会议,虽然不是一个专业的学术性机器人大会,但是能够非常有效地促进各界资源的整合,包括产业界,投资界,研发人员和用户。这样的整合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政府认为,各界出面,共同推动行业的研发和生产,这是中国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国在世界机器人领域争夺一席之地的绝佳机会。

 

 

 对话德国

 

这次大会哪些地方您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

 

 

 张建伟

这次展会里面,雷同的产品相对多了一点。当然我相信,这个情况在未来是会改善的。一些国际领先,面向未来的机器人产品今后肯定会越来越多

 

另外,安全性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一些展台布置的许多概念性产品,实际上离未来走入真正的市场应用并不遥远,但目前许多产品安全性还不能达到百分之百,要想万无一失,就需要在安全性方面做得更好。

 

2

动态与前沿

 

 对话德国

 

在您看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重点方向是什么?

 

 

 张建伟

我觉得,一个很好的潜力是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不断进步的计算能力融进传统的机电系统里。

 

人工智能现在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应用,它已经远不止是传统的抽象的模仿大脑部分的人工智能,而是已经扩展到了躯体的感知,推理,还有学习能力。

 

这些功能和传统的机电机器人系统的结合,我们能使把非常复杂的机电系统-变得有灵魂,有知觉,甚至有认知和学习功能。这是一个既在学术会议又在工业展会都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方向,也是我近20年研究中一直都关注的一个领域。

 

因此,现在许多研究大脑,心理,神经的科学家,都关注人工智能跟机器人的结合。

 

调试,它可以使我们在应用里更好地解决非结构化环境的问题,在许多未知的动态环境里使机器人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越来越强。此类技术就是许多机器人,有时是自动驾驶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救灾救险机器人等的未来。

 

 

 对话德国

那您未来的工作重心将会放在某些方面?

 

 

 张建伟

在研究方面,我目前特别擅长跨模态的机器学习方法。现在的机器学习一般都是单模态学习方法,而跨模态机器学习能综合多种的感知模式来进行新的快速学习,,研究复杂动态系统,细长完成整个建模预测和相互作用。这种跨模态的机器学习方法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工业4.0的认知技术方面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枢纽性技术,

 

在应用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关键技术的应用制造出来的规模以人为中心的机器人系统,包括智能视觉,康复产品,教育产品和工业4.0领域的应用产品。我们选择一些在工厂自动化,医疗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里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把认知技术变成软硬件结合的创新产品。

 

3

对中德合作的建议

 

 对话德国

德国提出“工业4.0”,中国则提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您在德国既军队科研又与企业有广泛的合作,也经常回国与国内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交流,您对国内的企业和政府有怎样的建议?

 

 

 张建伟

目前国内各行各业,包括政府都十分重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对我们所说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这些领域对国计民生,对国家整个高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国家安防都拥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各行各业的热情,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这个机会。

 

我想有几点是比较重要的。

 

首先,各个省市政府和研发单位在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路线图。要邀请一个真正有专业知识,了解产业发展方向,了解世界同行业的水平和发展趋势并具有国际前瞻视野的智囊团,结合自身的工业特点和区位优势,找好自己在中国的定位,甚至在世界大环境下的定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避免闭门造车,同质化竞争。

 

其次,要更多地通过一些公共的平台进行全面广泛的交流。这个平台可以是一个技术的平台,人才的平台,或者产业的平台。大家通过这个平台互相交换信息,定义标准,定义共享的软件硬件和技术。

 

我们出的一本书叫做《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ROS》,我觉得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共享软件方面,现在国内学机器人和做机器人的年轻人基本上都看过这本书。他们在做机器人的过程中,使用的软件都是和欧美国家一样的开源软件。

 

类似地,在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级等等的信息沟通还可以做得更好。

 

 

 对话德国

您对中国政府或企业在与德国合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建议?

 

 

 张建伟

首先,中德合作应更加注重双向的相互作用。不能只讲我们中国人来德国是学习来了,我们很落后,想从你们这儿学习。这在中国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谦逊的美德,但是在德国很可能引起一些误会。

 

只有对中国的信息输出,没有对德国的信息输入,是行不通的。

 

一般来说,去访问一个地方,你要首先做一个报告介绍自己的产品,然后人家才介绍他的技术。大家再一起找到共同的下一步,而不止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出。这种双向交流,我觉得是在中德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点。

 

另外,国内的企业在和德国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自信,把自身的优势介绍给德国,在交流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双赢,让德国人也通过交流受益。

 

在工业4.0和机器人领域的中德交流里,文化差异应该要适当地处理好,才能减少误解,增加信任度,增加彼此共赢的点,才能做到中德能够真正联手在国际大局的竞争中,在研发产业方面共同受益。

 

4

德国华人智力资源

 

 对话德国

您刚才提到,国内的政府和企业需要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国际视野的智囊团为其发展提供帮助。您觉得他们可以怎样更好地利用德国华人的智力资源?

 

 

 张建伟

在德国的计算机协会,机电协会,物理协会等专业协会实际上都有很长的历史,也有很好的为国服务的传统。在德的华人,积极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建言献策,对中国的政策推动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就我自己而言,也负责了一些交叉学科认知方面的中德合作项目,以及对国家自然基金委的一些立项提供了建议。现在中国的这一科研计划,包括智能机器人,人机共融和中国大脑的计划,在国家的立项论证过程中,海外华人科技工作者都柏林了了很好的谏言作用。

 

华人专业协会把在德相应行业的,包括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主要华人都联合起来,大家交流信息,组团回国访问,探讨国际的前沿技术和为国服务的一些机制和方法,受到了国内的广泛欢迎。

 

华人专业协会的人才培养具有对中德替代文化的理解,并具有专业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资源。

 

国内的企业,可以可以邀请这些真正的专家,给国内做一些咨询的工作,进而也可以通过这些协会更好地找到合适的人才或合适的项目。

 

可以说,人才是真正深入中德合作的一个非常急缺的资源,而华人专业协会实际上是一个提供专家库资源的极好的地方。

 

下期预告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将会给人类带来某种潜在的危机?人工智能是天使还是魔鬼?敬请期待我们的下一期!

 

往期精彩文章

第1期| 资深研发专家谈研发管理,工业4.0与人才培养  -访全德华人机电工程学会主席张式程博士

第2期| 中德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访德国博世部门总监杜飞先生(上)

第3期| 汽车电子行业发展趋势与研发人才 培养-访德国博世部门总监杜飞先生(下)

第4期| 保持好奇,敢于挑战  -访采埃孚中国电驱动事业部总监朱朝宏博士(上)

第5期 | 如何突破外企职业天花板  -访采埃孚中国电驱动事业部总监朱朝宏博世(下)

第6期  回国创业,我从未后悔  -访北汽新能源总工胡伟博士(上)

第7期| 中国电动汽车的技术 现状与发展趋势 -访北汽新能源总工胡伟博士(中)

第8期| 整合全球资源,打造新一代卓越电动车  -  访北汽新能源总工胡伟博士(下)

第9期  | 戴姆勒工作32年的德国人事高管谈中德管理文化差异

第10期| 入职,轮岗,跳槽-德国高级HR高管的深入剖析

第11期| 德国高管披露:中国人如何挤进加入?

 

对话德国介绍

    有了这个号,还要什么女朋友?

 

采访问题征集

对话德国将采访一位某人德系豪华车的研发负责人,如果您有任何关心的问题,请给我们留言,我们将进行尝试在访谈中为您获得答案。感谢支持!

 

 

- 结束 -

 

欢迎大家对公众号提出建议,如果有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欢迎回复公众号,我们将逐步在先前的采访中寻找答案。

 

欢迎转发分享,准许不得转载。

 

Write a comment

Comments: 0